印刷限量版画炒出高价
2012-10-25 08:55:28互联网阅读量:1518 我要评论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12艺术广东”博览会上,近九成参展商反馈有作品成交,然而在该展会上,限量版仿真画却门庭冷落、乏人问津。据业内专家介绍,随着近年书画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限量版仿真画应运而生,部分商家又称之为“限量版画”或“数码版画”,但此“版画”非彼版画,限量版仿真画仅是“复制品”、“印刷品”,不具备“艺术创作”性,并不属于艺术品范畴。
  
部分商家炒作“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
  
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秋季拍卖会上,赵无极1953年创作石版版画《小船》以及1968年创作蚀刻版画《无题》以13.75万港元成交;方力钧200O年创作木刻版画系列(六件)拍得25万港元;常玉1930年创作蚀刻版画《陶潜诗集》以5万港元拍出……以“版画”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您会发现它是拍卖市场上常客,并且已广为收藏界熟知和认可。但是,此版画并非“限量版画”之“版画”。
  
“‘限量版画’实际上应为‘限量版的仿真画’,是商家们利用语法缩写钻了文字表述的空子。”小佑轩画廊艺术总监刘志强直斥,目前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动辄数千元甚至叫价高达十多万元的所谓“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诚然印刷品也是艺术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具有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但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消费价值。”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庆彰则认为,限量版仿真画之简称“限量版画”与传统艺术门类的“版画”实为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中国版画历史悠久,之前叫复制版画,民国后,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则是艺术性相当高的创作版画,其强调艺术家个人全部创作过程,符合艺术创作的特征,成为真正意义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当年的版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陈庆彰指出,当今市场上出现的“数码版画”充其量只是以艺术创作为基础的工业化印刷产品:“版画讲刀味,木刻更有木味,同水墨画的笔味墨味同源,印刷品就可能少了些味了。至于欣赏与否,收藏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特别强调:“虽然传统艺术门类版画亦不能回避与印刷的关系,但新兴版画并非过去的‘复制艺术’,而是‘创作艺术’,是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力完成的心血之作。现时,社会上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就是将通过丝网印刷技术或利用高科技数码技术,制作完成的名家艺术作品当作为丝网版画和数码版画,其实那只是丝网复制品和数码复制品!”
  
反对派:仿真画搅乱市场
  
除了市场认可度不高外,本土多数艺术家对限量版仿真画也缺少热情。一位从事限量版仿真画制作与经营的商家坦言:“部分艺术家因担心限量版仿真画会对自身作品的市场消费形成冲击,对限量版仿真画并不感冒,甚至比较抗拒。”
  
广东山水画家、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俊华就对仿真画持反对态度:“‘收藏’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仿真画’真假难辨,容易引致鱼目混珠的市场混乱状况。
  
试想,如果一件高仿真名家画作,经过市场流通,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友人,而友人又在不知情中将其当作真品再转送他人,又或者作为真品去展示甚至作为‘家珍’世代流传,这不仅对拥有者来说是一种伤害,在‘假面具’被揭破之时也将导致朋友间的感情破裂。此外,作为艺术家,偶得的一两幅佳作并不能作为自身的骄傲和艺术水平的体现而去大肆宣传、推广,而应该不辞劳苦勤耕耘,在艺术创作领域不断勇攀高峰。”同时,何俊华认为,值得仿真的对象应该是在社会上已经得到公认的艺术大家的名作,甚至是历史孤本。
  
支持派:仿真画助艺术普及
  
上述仿真画商家告诉记者,在西方国家的艺术品市场,70%是限量印刷品市场,原作市场只占到三成:“国外的限量印刷画有收藏级的,也有普及型的,而且更多的是普及型的,其每件作品的印刷量约在100件~300件之间,价格约为原作的1/50。限量印刷画对消费者来说具有装饰性和欣赏性,对艺术家来说则有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书画鉴藏家、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坦言至今并未购买过限量版仿真画,但认可仿真画带来的艺术欣赏性:“艺术作品购藏不能带有很多的功利之心,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享受,享受艺术品给自身带来的愉悦感。仿真画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认可,皆因人们对美的价值认同,是对美的追求和消费过程,而非投资增值需要。”许钦松认同石金柱的看法:“仿真画对艺术普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仿真画需有正规、明了的标识,包括艺术家签名以及印数编号等,不能以假乱真。”
  
对于仿真画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问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书画专委会主任黎展华表示:“物以稀为贵,‘收藏’亦有不同层次之分,高品质的仿真画同样值得收藏。”
				部分商家炒作“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
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秋季拍卖会上,赵无极1953年创作石版版画《小船》以及1968年创作蚀刻版画《无题》以13.75万港元成交;方力钧200O年创作木刻版画系列(六件)拍得25万港元;常玉1930年创作蚀刻版画《陶潜诗集》以5万港元拍出……以“版画”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您会发现它是拍卖市场上常客,并且已广为收藏界熟知和认可。但是,此版画并非“限量版画”之“版画”。
“‘限量版画’实际上应为‘限量版的仿真画’,是商家们利用语法缩写钻了文字表述的空子。”小佑轩画廊艺术总监刘志强直斥,目前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动辄数千元甚至叫价高达十多万元的所谓“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诚然印刷品也是艺术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具有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但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消费价值。”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庆彰则认为,限量版仿真画之简称“限量版画”与传统艺术门类的“版画”实为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中国版画历史悠久,之前叫复制版画,民国后,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则是艺术性相当高的创作版画,其强调艺术家个人全部创作过程,符合艺术创作的特征,成为真正意义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当年的版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陈庆彰指出,当今市场上出现的“数码版画”充其量只是以艺术创作为基础的工业化印刷产品:“版画讲刀味,木刻更有木味,同水墨画的笔味墨味同源,印刷品就可能少了些味了。至于欣赏与否,收藏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特别强调:“虽然传统艺术门类版画亦不能回避与印刷的关系,但新兴版画并非过去的‘复制艺术’,而是‘创作艺术’,是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力完成的心血之作。现时,社会上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就是将通过丝网印刷技术或利用高科技数码技术,制作完成的名家艺术作品当作为丝网版画和数码版画,其实那只是丝网复制品和数码复制品!”
反对派:仿真画搅乱市场
除了市场认可度不高外,本土多数艺术家对限量版仿真画也缺少热情。一位从事限量版仿真画制作与经营的商家坦言:“部分艺术家因担心限量版仿真画会对自身作品的市场消费形成冲击,对限量版仿真画并不感冒,甚至比较抗拒。”
广东山水画家、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俊华就对仿真画持反对态度:“‘收藏’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仿真画’真假难辨,容易引致鱼目混珠的市场混乱状况。
试想,如果一件高仿真名家画作,经过市场流通,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友人,而友人又在不知情中将其当作真品再转送他人,又或者作为真品去展示甚至作为‘家珍’世代流传,这不仅对拥有者来说是一种伤害,在‘假面具’被揭破之时也将导致朋友间的感情破裂。此外,作为艺术家,偶得的一两幅佳作并不能作为自身的骄傲和艺术水平的体现而去大肆宣传、推广,而应该不辞劳苦勤耕耘,在艺术创作领域不断勇攀高峰。”同时,何俊华认为,值得仿真的对象应该是在社会上已经得到公认的艺术大家的名作,甚至是历史孤本。
支持派:仿真画助艺术普及
上述仿真画商家告诉记者,在西方国家的艺术品市场,70%是限量印刷品市场,原作市场只占到三成:“国外的限量印刷画有收藏级的,也有普及型的,而且更多的是普及型的,其每件作品的印刷量约在100件~300件之间,价格约为原作的1/50。限量印刷画对消费者来说具有装饰性和欣赏性,对艺术家来说则有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书画鉴藏家、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坦言至今并未购买过限量版仿真画,但认可仿真画带来的艺术欣赏性:“艺术作品购藏不能带有很多的功利之心,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享受,享受艺术品给自身带来的愉悦感。仿真画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认可,皆因人们对美的价值认同,是对美的追求和消费过程,而非投资增值需要。”许钦松认同石金柱的看法:“仿真画对艺术普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仿真画需有正规、明了的标识,包括艺术家签名以及印数编号等,不能以假乱真。”
对于仿真画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问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书画专委会主任黎展华表示:“物以稀为贵,‘收藏’亦有不同层次之分,高品质的仿真画同样值得收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百线铸就信赖(系列报道四)|精密达剑桥-12000,秋季教材交付的“定海神针”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华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德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江西千叶彩印有限公司、贵州新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见证剑桥12000如何以高效、精准的笔触,为这个秋天写下圆满的注脚。- 2025-10-16 14:40:17
- 5909
 
- 
							
							关于召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全国油墨行业年会”的通知(第一轮) 协会将于2026年1月在杭州召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届时将选举产生日化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同期、同址召开“第二十五届全国油墨行业年会“。- 2025-10-13 14:28:01
- 10503
 
- 
							
							本次研修班为期3天,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研修班举办前,江苏省印刷行业协会联合南京印协,走进印刷企业开展了职工培训需求调研,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了“理论精讲 案例分析 实操演练 交流研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025-09-28 15:21:21
- 15633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