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扩围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机制与机遇分析
2025-04-03 10:53:04环保在线整理阅读量:16792 我要评论
  一、纳入碳市场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加速
 
  全国碳市场将新增约1500家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通过配额分配与交易机制,形成“先进产能受益、落后产能出清”的市场化调节机制。当前粗钢产量虽处高位(2024年前三季度7.68亿吨),但碳成本压力将迫使企业淘汰低效产能,优化高炉、电炉等工艺结构。
 
  配额分配采用“2024年等量分配、2025-2026年强度控制”的过渡设计,既缓解短期冲击,又引导企业提升能效(如高炉利用率已达89.1%)。
 
  成本结构深度调整
 
  直接成本增加:按当前碳价测算,吨钢碳排放成本将增加5%-8%,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成本压力显著高于电炉短流程企业。
 
  隐性成本上升:企业需建立碳管理团队、部署监测设备,全流程碳排放核算(覆盖焦化、炼铁、轧钢等环节)将新增10%-15%的运营投入。
 
  数据真实性倒逼管理体系升级
 
  生态环境部将建立覆盖“企业自测-第三方核查-政府监管”的三级核查体系,企业需配置物联网、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确保数据可追溯。
 
  碳排放数据与环评、信贷等挂钩,虚假数据将面临配额扣减、融资受限等风险,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突破
 
  通过碳市场倒逼低碳技术应用(如氢能冶金、CCUS),中国钢铁产品可获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认可的“绿色通行证”,出口溢价空间提升3%-5%。
 
  头部企业有望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制定,重塑全球钢铁产业链话语权。
 
  二、未来行业机遇预测
 
  低碳技术创新赛道
 
  短流程炼钢:电炉钢占比将从当前10%提升至2026年15%,废钢资源化、绿电配套等领域将催生千亿级市场。
 
  颠覆性技术突破:氢基直接还原铁(DRI)、富氧燃烧等示范项目将获政策倾斜,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或超营收3%。
 
  碳资产运营蓝海
 
  配额交易、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发等衍生服务需求激增,第三方碳资产管理机构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年。
 
  钢铁企业可通过绿电采购、林业碳汇等项目实现“负碳产能”,构建新的利润增长点。
 
  绿色供应链整合
 
  下游汽车、家电等行业对低碳钢材采购意愿增强,具备EPD(环境产品声明)认证的企业可获取10%-15%的采购溢价。
 
  产业集群化趋势加速,钢铁-化工-建材跨行业循环经济园区(如钢化联产)将降低区域综合碳强度20%以上。
 
  国际化合作窗口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低碳冶金技术需求旺盛,中国可输出“碳市场+技术标准”组合方案,带动设备出口和EPC服务。
 
  参与全球绿色金融规则制定,发行钢铁行业首单跨境碳中和债券,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
 
  总结
 
  全国碳市场扩围将重构钢铁行业竞争格局,企业需把握三大核心能力建设:
 
  技术迭代能力:聚焦氢冶金、智能碳管理等前沿领域;
 
  数据治理能力:构建覆盖“监测-核算-披露”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生态整合能力:通过产业链协同、国际标准对接获取绿色溢价。
 
  未来5年,率先完成低碳转型的企业将占据全球绿色钢铁供应链核心节点,实现从“成本负担”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跨越。
 
  *本文由AI生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系统总结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最新建设进展,全方位展示了市场建设运行成效,展望了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2025-09-30 10:27:11
- 14568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主要目标是什么?部署了哪些具体工作?如何保障有效实施?- 2025-09-26 13:38:27
- 14492
 
- 
							
							湖北省确定,明年启动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或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重点排放单位摸底调研相关工作。- 2025-09-26 13:37:47
- 15282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