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沙晓明
1978年,刚刚走出校门的沙晓明进入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如皋市印刷机械厂,以下简称昌昇集团),成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这时的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在这里,他将找到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三十载弹指一挥间,从一名基层技术员到成长为企业的,沙晓明的事业轨迹恰如昌昇的奋斗史,在跌宕起伏中始终一路前行。
聚势而变,谋远而动
回顾昌昇集团60年的发展史,随处可见历史的印记。正如沙晓明所说,昌昇集团是一个有着特殊“传承”的企业。1980年,在改革开放的波浪潮袭来时,昌昇集团的前辈们果断地走上了“求变”的道路,经过市场调研,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胶印技术的广阔前景,在当时盛行的铅印与尚未普及的胶印中,毅然决定以胶印机作为企业今后的主攻方向,集中全部力量全力生产研制01型胶印机。“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决定。”沙晓明感叹着前辈们的英明抉择,“那时的昌昇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会给企业的将来带来多大的影响。”对昌昇而言,这是一次基因的突变,更是决定命运的一刻,而对沙晓明来说,他的人生也因此而找到了目标。
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沙晓明从01型胶印机的研发开始进入了印机制造这一专业领域,深受昌昇人内聚精神影响的他与所有的基层工人一道,打着背包住进了车间,累了就原地休息,醒了就继续上机台,为01机的研发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
十年磨一剑,进入90年代初期,昌昇人终于盼到了属于他们的机遇。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广,国家大面积快速度推广胶印技术,告别铅与火的时代终于来临,胶印设备迎来一个市场需求近乎井喷的黄金成长期。昌昇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从1990年至1993年,昌昇01机从初的月产10台,在三年后激增为月产120台,昌昇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工厂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01机生产基地,昌昇01机几乎遍布全国,为昌昇的发展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从零到壹的突破性飞跃为昌昇带来了个辉煌时代,而这三年时间也成为昌昇重要的积累期。
经过十年的奋斗,沙晓明同样快速地成长起来,凭借着自身的刻苦努力与聪明才智,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晋升为技术科副科长;1990年成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1994年,正式成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就在01机一片红火的时候,国家经济又一次地进入调整期,在银根紧缩的政策影响下,从1994年开始昌昇01机销量锐减,年产量减至600台。与此同时,随着的洞开,国外品牌开始强势登陆中国市场,与先进的国外技术相比,国产胶印机相形见绌,昌昇再次面临窘境。这对刚刚成为厂长的沙晓明来说无疑是一项新的挑战。
沙晓明瞄准市场出现的不同客户需求,迅速地制定了“水平开发、垂直提升”的战略决策。“水平开发就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01机产品系列化,从对开单色延伸到对开双色、四色,从对开单面到双面、全张等,将各个品种全面铺开,做成一个系列。”在沙晓明的带领下,昌昇在01机的基础上,以01机的系列化为突破口,先后推出96型、97型、98型、99型等不同的型号,昌昇自主研发的首款01系列双面印刷胶印机正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从01单面走向01双面,昌昇的这项创新成果一举填补了我国印刷机械的一个空白,使得胶印机印刷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该系列机型也因此成为了90年代的机型。
“垂直提升就是为了甩开周边的竞争对手,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胶印机领域进发。”用沙晓明的话来说,水平开发是为了昌昇集团的生存,而垂直提升是为了昌昇集团未来的发展。事实上,早在1987年,沙晓明就兼任了新一代胶印机产品试制组组长的工作,开始研发昌昇的第二代产品——中速机。1995年,针对01机市场形势的逆转,沙晓明果断决策,重新将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上日程。在他的带领下,昌昇利用国际的变频、共轭凸轮等六项新技术,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998年成功开发出昌昇的08机,昌昇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凭借着“水平开发、垂直提升”的双重驱动,沙晓明带领昌昇人实现了又一次的成功突围。“昌昇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无论外部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挖掘内部积极因素,顺天道,合人意,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沙晓明相信,尽管市场经济变幻莫测,但能够主动适应环境、顺势而变、团结一心的企业必定能够化危机为转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站上巨人的肩膀
技术出身的沙晓明经过数年在产品研发一线的摸爬滚打,不仅对印刷机制造工艺了如指掌,更是很早就意识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昌昇的决定性意义。“作为装备制造企业,昌昇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提升。”自1994年担任厂长以来,沙晓明就把技术提升、新产品研发定位为昌昇的发展主线,更将其视为昌昇的核心价值。为了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沙晓明时间颁布了“新产品一号调令”,要求全厂员工一盘棋,所有工作环节让路于新产品、新项目,确保新产品的研发、试制过程一路绿灯,并且确保每年提取不低于公司销售额5%的费用作为研发经费。
2000年,沙晓明将眼光瞄准了多色机市场,与之前的两代产品相比,这是一个风险更大的市场,当时国内的龙头企业尚且没成功,昌昇有没有必要冒险?而沙晓明坚信,昌昇所拥有的凝聚力足以跨越任何障碍,当然,如果能有更好的外部环境,势必能够事半功倍。机会悄然到来,2002年,昌昇迎来了企业发展的转折点——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决策权的回归解开了原有束缚昌昇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新的活力和激情再次注入了这家几经起伏的企业。2003年,这是昌昇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在沙晓明的强势主导与动员下,昌昇董事会全数通过了昌昇集团向国际化进军的宏伟目标。
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差、底子薄是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胶印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几乎还处于原始阶段,国产机似乎只能为之仰视。但沙晓明恰恰是擅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人,在他的思维里,这正是昌昇的“后发优势”。
“虽然我们的起点低,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更多可供选择、可以借助的外力,我们更容易跨越性地享用外部新技术带来的实惠,让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为我所用。”沙晓明毫不讳言地称之为“拿来主义”。在沙晓明看来,对于后发者,所谓的创新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学习成长式的提升,因此这种创新需要寻找标杆,但后发优势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标杆,“就如练字一样,必须要从描红开始,描红后面要逐步开始临帖,当临帖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沙晓明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昌昇向巨人学习的成长之路。
“我们仔细地分析了自身的条件,昌昇从事胶印机事业20多年,对胶印技术已经有了自己的积淀和认识,我们并不是半路杀出的竞争者,而是从原始的01机做起的专业印刷机制造商。我们了解胶印机原始的性能,我们有一支经过20年提升培养的队伍,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精通精密机械制造的沙晓明已经看到了胶印机的本质——所谓的胶印机实质就是一个提高精度、添枝加叶的过程,再加上前人的铺垫与成果,昌昇只要能够认真地读懂标杆就一定能够拉近与成功的距离。
“在2003年以前,我们甚至不敢看进口机,而只是以国内龙头企业作为我们的标杆。但是,昌昇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我们的每一张图纸,每一个产品方案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沙晓明十分坦然,在他看来,“拿来”别人成功的东西只是步,只有真正消化、吸收厂商信息,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如,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财富,才能超越“标杆”。
进入21世纪,昌昇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能力。在分析国外双面印刷机时沙晓明发现,由于结构上的缺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印刷机制造商已经不再生产软压软结构的双面印刷机。为了顺应这一国际潮流,沙晓明带领昌昇公司的研发人员在其二代机型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设计,在国内研制成功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压软”双面印刷机。经过近三年的研发和严格的工业化试验,昌昇于2004年下半年将其硬压软双面单色胶印机CSS920正式推向市场。CSS双面胶印机的面世告别了国内书刊软压软印刷技术,迎来了国产胶印机硬压软的新时代,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软压软印刷不适合出版物,产品必须采用单面印刷、效率低的现状,为国内书刊印刷企业提供了更佳的选择。
2006年,昌昇CSS系列双面胶印机全年销售超过60台,超过印机行业中传统的软压软高速双面印刷机的销售量。凭借着这一国内的突破性创新设计,昌昇成为国内书刊印刷机的品牌,再次了国内双面胶印机的发展潮流。沙晓明并不满足,他很清楚,如果不想被市场淘汰,就必须走在竞争者的前面。昌昇要进入印机制造业的方阵,已经到了需要寻找新标杆的时候。昌昇必须重新站上巨人的肩膀,而以国际先进的印刷机械制造商为新的标杆将是又一次战略的转型与提升。
2003年,沙晓明将目光盯上了国际同行,在新标杆的指引下,再次埋首于他关注的新产品研发工作,亲自担任产品研发负责人,从产品立项、调研、设计直至试制与生产,昌昇人处处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历时五年,在吸收学习国外同步先进设计理念与工艺技术的基础上,2008年,以沙晓明为组长牵头研制的昌昇CS102-4大对开四色胶印机成功推出,经过欧洲标准的测评,CS102达到了标准的90%,并且实现了欧洲的精度标准,这一成绩已然是国内好的。随着这一标志型机型的诞生,昌昇拥有了2项发明,20多项实用新型和外观等国内的核心技术。该项目不仅获得了江苏省科技二等奖,南通市、如皋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省政府800万资金支持,昌昇公司也因此而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印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一篇:专注产品质量 兼顾国内外市场
-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834096906@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网,//3ko9.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西班牙FRISCOS罐头公司到访协会交流合
10月24日下午,西班牙FRISCOS罐头公司销售总监Antonio先生到[详细]
- 02前三季度营收逆势上扬!道恩人“聚力攻
针对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于晓宁董事长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获[详细]
- 03奥升德重组计划获法院批准 预计第四季
奥升德提供高质量、性能可靠的材料,为人们日常生活打造兼具[详细]
- 042025年10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详细]
- 05山东博汇纸业PM8机台数码纸产量创佳绩
博汇数码纸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势,显著提升了印刷效率,使印[详细]
- 062025绿色印刷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日程发
会议以“数字引领、绿色创新”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详细]
- 072025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暨农产品加工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中国机[详细]
- 08河南盛大印刷集团赴广州白云区考察交流
2025年10月22日,河南盛大印刷集团高管及技术团队十人由事业[详细]
- 01智改数转赋能产业,震雄注塑机全场景方
震雄三大注塑机型及iChen™SmartFamily智能产业登场,为产业[详细]
- 02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赴日本包装技术协会访问交流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雪山赴日本包装技术协会访问[详细]
- 03西班牙FRISCOS罐头公司到访协会交流合
10月24日下午,西班牙FRISCOS罐头公司销售总监Antonio先生到[详细]
- 042025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暨农产品加工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中国机[详细]
- 05宁波塑协与多国顶尖专家共商发展新局
三方围绕先进材料技术创新、国际人才引育与产业成果转化等议[详细]
- 06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
2025年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详细]
- 07全国兄弟协会齐聚第22届塑交会,共探产业新路径
从展会现场观摩到会长单位的深度探访,一场兼具广度与深度的[详细]
- 082025绿色印刷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日程发
会议以“数字引领、绿色创新”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详细]
- 01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详细]
- 02【权威解读】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与1—7月[详细]
- 03重磅加码欧洲市场!博创欧洲中心仓正式
从2005年首次进入欧洲,到2017年成立英国子公司,再到今天欧[详细]
- 04界龙集团位列2025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百强
上海界龙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第4[详细]
- 0562个上榜!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
经建设主体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共有62家[详细]
- 06关于GBT 6543-2025《运输包装用单瓦楞
国家标准GB/T6543-2025《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详细]
- 07德冠首次上榜佛山制造业企业100强
德冠中兴科技园新建项目一期自2024年6月投产以来,释放出强[详细]
- 08创新注塑结合数字科技,克劳斯玛菲引领能效新境
克劳斯玛菲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创新机械工程、深厚工艺知识与[详细]
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简称Ciamite)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