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成:北京印刷业 新一轮洗牌开始
——专访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

专访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
2014年北京地区有各类印刷企业1664家,比上年减少5家;主营业务收入301.8亿元,比上年增加0.43%;利润总额30.5亿元,比上年增加5.9%;企业资产总额474.3亿元,比上年增加7.7%;从业人员65022人,比上年減少3214人。
北京印刷业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已经从2011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滑落到近三年不足5个百分点的增速,特别是2014年,虽然统计数据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有0.43%和5.9%的增长,但剔除其中的不可比因素,实际上都是负增长。北京印刷业的分领域情况表明,除少数服务于国家和经济社会特定领域的企业外,多数印刷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艰难,北京印刷业是一个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行业。
在1664家企业中,有近400家仅有3人、年销售产值50万元左右的企业,基本上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标志着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
数码企业仍难盈利不宜盲目发展
目前数码印刷的整体情况是,企业数量与产能增速高,亏损面大。2014年数码印刷企业62家,比上年增加了44.2%;主营业务收入41453万元,与上年持平;利润总额负58万元,2013年负891.16万元。62家企业中有33家盈利,9家持平,20家亏损。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数码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也进入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的局面。数码印刷虽然具有满足短板活、个性化、可变数据等特定领域的优势,但目前中国市场这种需求的总量不足,包括出版物印刷和商业印刷对数码印刷的需求,尚不能支持数码印刷企业的充足运转。在这个领域内,曾经被业界看好的企业,有的已经退出,有的将要退出。因此,目前不宜盲目发展数码印刷,尤其是不宜再建单纯的数码印刷企业,只能将其作为一种对其他印刷方式的补充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基于数码印刷的特性,需要探索适宜的按需印刷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虽然已有成功案例,但不具备普适性,例如凤凰POD有特定背景,是的。
出版单位积极性不高按需出版仍需进一步探索
为深入了解当前数码印刷和按需出版的情况,北京印刷协会曾邀请部分出版社和数码印刷企业进行按需出版印刷座谈会。得出的结论是:
一是虽然出版单位已经完成了事业转企业的改制,但目前市场还没有形成按需出版的大局,真正做到按需出版还是出版单位面临的难题;
二是印刷企业对按需出版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及时、多批次印制,减少出版单位的库存;
三是多数出版单位并不看好数码印刷,主要原因是数码印刷的效果与胶印印刷仍有较大差距,作者也有意见,从经济效益考虑,出版社也没有出短版书的积极性。
紧扣首都核心功能转型升级办法多
北京印刷业的市场特点形成了北京印刷业的都市产业特征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不可或缺性。特别是近年来在创新驱动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新进展,例如,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向文化产业转型,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进行整合,企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使老新华焕发了青春,中科印刷公司与国彩印刷厂重组,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河北省印企,通过调整生产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雅昌文化集团(原雅昌彩印集团)成功完成了向文化产业的转型。依托印刷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北京易丰印捷公司和北京炫彩印刷公司创造了流畅的生产业务流程。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跨界融合发展,在开发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技术的同时,又开发了档案数字管理技术平台。奇良海德印刷公司实施精细管理、开发特色印刷服务的示范作用,这些示范企业虽然是少数,但在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北京印刷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要打好结构调整的攻坚战,调整长期以来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推动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化发展、差异化发展转型。要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产业政策,推动资源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支撑点。这是北京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下北京印企应着手调整生产布局
当前,北京印刷业的发展受三个因素影响。
一是支持印刷业发展的一些传统制支撑点逐渐弱化,伴随新媒体的强崛起,传统纸媒体印刷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单位对印刷服务的需求不再受地域空问的限制;
二是产能过剩,竟争激烈,赢利空间收窄;
三是严峻的外部环境,面临全国严的环境治理标准和高的排污收费标准,加大了运行的成本费用。因此,应将企业生产布局调整提上日程,在京津冀甚至更广阔的区域考虑布局。
近年来,已有北京印刷企业着手调整生产布局,鉴于印刷业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北京一地,企业调整布局应考虑市场容量、业务整合等因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来的信息表明,国家鼓励传统产业通过企业并购、兼并重组的形式盘活存量,去产能、调结构是大势所趋。从北京的情况看,总部经济、收购外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嫁接都是可取的,但一定要避免重蹈同质化竞争、盲目扩大产能的覆辙。

上一篇:王伟国:印刷行业的后起之秀
-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834096906@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网,//3ko9.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
2025年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详细]
- 02关于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评
10月15日,关于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通[详细]
- 03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观展宝典,让你逛到飞起
本届展会预计汇聚来自全球超过600家全球电路板组装、智慧工[详细]
- 04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造纸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8%,印刷业同比下降5.2%
1-8月造纸和纸制品业营业收入9167.1亿元,同比下降1.9%;营[详细]
- 05关于征求《圆柱形复合罐》等两项国家标
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于20[详细]
- 06聚力绿色包装新生态:洗涤用品环境友好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两大行业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共[详细]
- 07新疆第四十一届报纸印刷质量及第二届出版物印装质量经验交流会在伊宁召开
此次交流会吸引了全疆印刷出版领域的广泛参与。新疆人民出版[详细]
- 08关于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经研究决定,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计划于2026年5[详细]
- 01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赴日本包装技术协会访问交流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雪山赴日本包装技术协会访问[详细]
- 02全国兄弟协会齐聚第22届塑交会,共探产业新路径
从展会现场观摩到会长单位的深度探访,一场兼具广度与深度的[详细]
- 03宁波塑协与多国顶尖专家共商发展新局
三方围绕先进材料技术创新、国际人才引育与产业成果转化等议[详细]
- 04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
2025年9月份,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详细]
- 052025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暨农产品加工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中国机[详细]
- 062025绿色印刷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日程发
会议以“数字引领、绿色创新”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详细]
- 07山东博汇纸业PM8机台数码纸产量创佳绩
博汇数码纸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势,显著提升了印刷效率,使印[详细]
- 08关于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评
10月15日,关于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通[详细]
- 01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详细]
- 02【权威解读】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与1—7月[详细]
- 03重磅加码欧洲市场!博创欧洲中心仓正式
从2005年首次进入欧洲,到2017年成立英国子公司,再到今天欧[详细]
- 04界龙集团位列2025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百强
上海界龙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第4[详细]
- 0562个上榜!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
经建设主体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共有62家[详细]
- 06关于GBT 6543-2025《运输包装用单瓦楞
国家标准GB/T6543-2025《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详细]
- 07德冠首次上榜佛山制造业企业100强
德冠中兴科技园新建项目一期自2024年6月投产以来,释放出强[详细]
- 08创新注塑结合数字科技,克劳斯玛菲引领能效新境
克劳斯玛菲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创新机械工程、深厚工艺知识与[详细]
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简称Ciamite)是我
























